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教学理念 | |||||||
|
|||||||
“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即:“价值为魂、能力为重、知识为基”。 1.价值为魂 让学生成为有道德情感的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在“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中,“价值”教育是精髓。 2.能力为重 自古至今,中国社会对人才的选拔往往通过能力的检测来完成,这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也要体现出来,中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并不能徒有躯干,要为了自我生存、社会需要作准备,理应具有某些方面的能力,“能力”成为重中之重。 3.知识为基 对学生进行课程的知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教师进行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接受的知识会在内心演化成一定的道德信仰,进而转化为行为。有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塑造。“知识”是“三位一体”教学理念的基础,利用它来培养能力和塑造价值。 【逻辑关系】 “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维度,是价值发展的依托。特别是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假若缺失必要的知识支撑,是很难产生持久效果的。所以知识、能力和价值这三者是统一的整体,不是简单的三者相加。价值观教育一直贯穿在教学过程当中。在教学层面上,教师面对的是完整的人,所以要做到“三位一体”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养成必要的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位一体’教学理念是横向的、立体的,而不是纵向的、直线的。”尤其价值观教育是用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引导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来看待社会、人生以及自己的生活、生命,教育他们正确看待社会的作用和认识。 “三位一体”教学理念凸显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三者有力结合,同时体现了学生的各种素质在学习培养中的有机联系,彰显了新时代对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知识、能力和价值三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整体,不能孤立存在。 【举例说明】 什么叫学知识?你知道了骑自行车的方法,那叫学了“知识”; 什么算是“能力”?你自己骑着自行车,能骑走了,那叫具备了骑自行车的“能力”。“知识”可以传授,可以看、听、说、做等多种方式学;“能力”则必须是本人亲自体验及实际训练,单纯地教和学而不实践训练是不行的;在各种天气和路况的情况下都能骑,那是“经验”。 怎么才能有“价值”?用人单位要用的是你骑自行车去给他做事赚钱。例如每天骑自行车,给顾客送五百个快递,快递的结果就创造产生了“价值”。 工作和生活当中需要的不只是口头上说骑自行车的方法这个“知识”,也不是单纯的训练具备了骑自行车的这个“能力”,而是要用骑自行车的这个“能力”做事来产生的“价值”。 “知识”必须转变成“能力 ”,“能力”一定要转变成为“价值”才实际有用。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如果没有用“知识”和“能力”创造出来“价值”,也就失去了意义。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