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老师在数智工科大会分享教学成果并与新道科技签约 | |||||||
|
|||||||
4月11日,首届高等院校数智工科人才培养暨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湖南成功举行。本次大会以“AI赋能,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数智工科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等1000余位嘉宾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与人才培养。在此次大会上,中国农业大学计算中心李辉老师受邀作教学成果奖分享,并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校企合作迈向新台阶。 在大会上,李辉老师以“数智赋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发展——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探索”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在涉农新工科实践育人平台构建与实践方面的创新成果。报告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深入探讨了大数据产业趋势与人才培养痛点、工程教育认证核心要求与OBE理念、基于OBE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及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关注问题与建议。 李辉老师指出,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涉农领域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产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此,中国农业大学提出了“农工融合·三链协同·实践赋能”的人才培养新范式,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的协同,构建了涉农新工科实践育人平台。该平台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为指导,注重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为涉农领域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大会期间,中国农业大学计算中心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成果示范应用推广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数智工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课程体系优化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 新道科技作为中国领先的数智化人才培养服务商,依托用友的丰富产业实践和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为高校提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此次合作,中国农业大学将借助新道科技的技术优势和产业资源,进一步完善涉农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育数智化转型。 本次大会汇聚了教育界与产业界的智慧与资源,为数智工科教育和产教融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高校与企业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共享、创新的教育生态。 中国农业大学计算中心李辉老师的教学成果分享和与新道科技的合作签约,为涉农新工科人才培养树立了典范。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数智工科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